
小科普-丹毒
典型丹毒主要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表现为局部的红斑、表面发热,伴有疼痛。少部分情况下可以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此次丹毒的治疗过程
8月初,有一81岁男性患者因“左下肢外侧红肿疼痛、刺痒10天”来诊,患者10天前穿短裤外出逛公园,回家后发现左下肢外侧出现红肿疼痛、刺痒,经涂抹清凉油、复方黄柏涂剂后症状未缓解,红肿范围进一步扩大,上至膝关节,下至足背,足背可见水肿。患者因此就诊于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患者口服中药汤剂后上述症状未见缓解,就诊于我科门诊,门诊医师考虑为丹毒,建议住院行抗感染治疗。入院症见:左下肢膝关节至左踝外侧大面积红肿疼痛,刺痒明显,伴有压痛,边界清晰,范围局限,皮温升高,左肘关节轻微红肿,疼痛不显。伴有口干渴,饮水可缓解。纳少,眠可,大便每日一行,成形,夜尿2-3次。
患者入院时左下肢及左肘关节情况见下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入院后完善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除常规静脉抗生素之外,配合了中药塌渍治疗,方选银黄甘草汤合金黄散加减,煎汤后将药液浸湿纱布,放冷后外敷于左下肢及左肘关节,每日两次湿敷治疗。具体药物处方如下:
金银花30g 连翘20g 蒲公英30g 黄柏15g
牡丹皮15g 赤芍15g生甘草10g 冬凌草15g
四季青10g 黄芩15g
x7剂,代煎200ml*2袋,外用溻渍湿敷。
患者红肿破溃部位分泌物培养结果如下图:
图片
8.9患者左下肢及左肘关节如下图:自8.6-8.9三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左下肢及左肘关节红肿明显消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8.13患者症状如下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图:
图片
图片
写在最后
此次治疗的丹毒非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典型丹毒,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丹毒,笔者也是头一回治疗丹毒,无甚把握,然而疗效着实令人大吃一惊,不得不感慨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疾病时的见效之快。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患者此次丹毒乃热毒炽盛所引起,冷敷疗效或可更佳,特意叮嘱护士操作时需将药液放冷后湿敷。也需谨告诸位,若有突发感染疗效不佳时请尽快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医治,切勿自行处理贻误病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网上的股票配资怎么样,炒股开户平台,杠杆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